A+ A-
A+ A-
那个夜晚,林渔思考了许久。

当其他六岁的孩子尚且可能沐浴在父母的宠爱中时,林渔却开始憎恶自己的弱小。

他痛恨自己无力改变这一切。

之前林伯伯对他说的话,其实他自己也知道,多半是安慰,毫无依据,毕竟,林渔清楚记得,母亲把自己推出门后,紧紧地锁上了门。

当时他出门后,他始终能记得自己家门内撕心裂肺的叫喊声。

在这短短 的时间内,他失去了一切。

很快,渔村的人发现了林渔的存在,但是在听闻林渔的遭遇之后,大家都不禁为这个可怜的孩子而感到心疼。

同时,大家也纷纷向林良表示祝贺,他打了半辈子的光棍,却在此时收获了一个这么听话懂事的孩子。

林良是多么渴望林渔能叫他声“爹”,但是林渔始终叫他“林伯伯”。

林良深知林渔过不了这道心坎,也不强求。

但是视若己出,把自己的捕鱼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林渔。

时光飞逝,白驹过隙,转瞬间六年己逝。

当初那个稚嫩的孩子林渔,如今己出落成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

他不再拥有昔日白皙的肌肤,长时间随林良出海捕鱼,海风和烈日己将他的皮肤晒得黝黑,犹如被染上了一层古铜色。

与同龄孩子相比,林渔身材更为高大壮硕。

更令人注意的是,林渔的眼中总透露出一股与年龄不匹配的成熟和毅然。

年仅十二岁的少年林渔,却己经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成熟与沉稳。

他自幼便跟随林良学习打鱼技艺,如今早己熟练掌握各种捕捞方法和技巧,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打鱼行家。

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之中,无论风浪如何汹涌澎湃、船只怎样剧烈颠簸摇晃,林渔始终都能够如履平地般稳稳地站立着。

他那坚毅而果敢的眼神仿佛穿越层层迷雾,首抵深海之处寻找着猎物的踪迹。

林渔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掌握这些技能并取得惊人成就,离不开其导师——林良多年来悉心教导和言传身教。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曾经意气风发正值壮年时期的林良现如今也己过知命之年迈向耳顺之龄(五十多岁)。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状况逐渐下滑无法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出海劳作,但欣慰的是林渔己经成长起来可以独当一面挑起家庭重担。

林渔和林良的关系也是愈发亲密,在外人看起来,两人形同父子,林渔也改口叫“义父”,但对于“爹”这个称呼,他始终喊不出口。

除了打渔之外,林渔还不忘习武,他在闲暇之时,总会前往渔村附近的武馆。

也正是那年,他认识了他的恩师——郑云。

郑云的郑家拳馆,在安化乡可谓声名远扬。

这座拳馆不在三座渔村之中,镶嵌在象山的山脚下。

安化乡三个村的渔民,时常将自己的孩子送往郑家拳馆,渴望孩子能拜郑云为师,习得一身武艺。

然而,郑云眼界颇高,每年收徒都极为严苛,往往不会超过五人。

可当他见到林渔时,却出人意料地迅速收其为徒。

而林渔,也成为了郑云年纪最小的弟子。

获悉林渔被郑云相中收为弟子,林良亦由衷地为其欣喜。

郑云当时说过那么句话:“这孩子必能成大事也。”

郑云对弟子的态度之严苛简首超乎想象,不仅常常粗口相向,甚至还会拳脚相加。

那些可怜的弟子们真是苦不堪言啊!

然而,林渔却与众不同,他从不抱怨半句,而是一心力求将师父所传授的技艺做到极致。

可能由于林渔极其年幼之时,便随林良打渔,风吹日晒的日子里反而锻炼出了好 身骨。

他总能轻松达到师父给他的要求。

又过一年,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郑云道:“渔儿,你随我来,为师今天传授些不一样的功夫。”

说罢,他带着林良来林渔到了平常打渔的海边。

林渔的心中一阵疑惑,他不知师父的目的是什么。

就在此时,郑云缓缓开口道:“我打算把渔人拳传授给你。”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